2024紙風車文藝青年工作大隊 招募計畫

紙風車演員☀劉俊佑☀
:我從動作演員畏懼講話,到現在能唱能跳,成功突破自己內心的一道牆!

俊佑說說紙風車
不怕辛苦不怕累 熱忱卻無後顧之憂 做表演的小孩不會餓死

       「蛤?紙風車是啥(siánn)?」還未聽聞紙風車為何物的劉俊佑,在某次聽聞大學選修的表演藝術老師介紹下,和紙風車第一次衝擊相見。8、9年前的俊佑,因為舞龍舞獅比賽獲獎,保送國立體育大學。課餘時間他參加舞龍舞獅社團,沒有看過劇團表演,更不用說紙風車演出。老師拎著他到台中中山堂觀賞《順風耳的新香爐》,俊佑才發現,原來一個兒童劇團的「尺度」可以這麼大。從舞台這裡到觀眾席那裡,一共有4到5層樓高,順風耳一飛而下,飛進俊佑的心。「好!那我要去紙風車。」難以消退的震撼與感動,讓俊佑在看完演出後,決定獻身紙風車。


          什麼都不懂的年紀,俊佑卻感覺很好。在加入紙風車之前,他並沒有設限自己的能力邊界,也因此能夠不斷縮拉對於表演工作的彈性。俊佑身為動作演員,他很快上手以身體為基礎的語言;但當動作結合台詞,俊佑開始心生害怕,雙頰泛紅,認為上台講話簡直是演戲的一道牆。「只要上台都是享受,每個角色都滿喜歡的。」俊佑坦言紙風車能「磨」的戲很多,回想第一次在排練場畏懼講話,直到現在熟習又講又跳的狀態。


          俊佑看見自己這些年的成長,他認為只要表演夠多,就有機會一直在模擬本來不擅長的技能,「甚至是沒有體驗、接觸過東西。」隨時充滿開放的心態,修補自己的弱項,俊佑沉浸在編導安排的每一個角色。俊佑說,他也看過表演藝術科班出身的演員,演戲底子強,身體的運用可能就沒那麼厲害。可是紙風車的戲劇幾乎是又唱又跳,每位演員因此養成了全能特性。


          打開接受各種事物的挑戰,俊佑在紙風車身兼雙職。除了演員之外,俊佑切換演員和行政的頻道,他也接下表演事務所行政的正職工作。表所行政的工作主要對口是內部演員,協調演員、導演時間,同時也處理表演服裝配件跟排練場事務,「在排練場要學習整理衣服配件,還要跟導演對排練內容。」俊佑苦笑,雖然在紙風車很累,尤其自己扛著雙重任務,但是「不要怕辛苦」和「不要怕曬太陽」。


          紙風車時常在戶外演出、大太陽底下排練,俊佑最害怕「曬了太陽又淋了雨」的「全餐體驗」。可是對於「大家一起做這件事情、完成這件事情」的感覺,俊佑特別深刻,無論是演員、行政或技術,每個人堅守自己的崗位,演出前舞台上架設掛燈、整理服裝配件,直到演出結束後,全部收拾好打包,都是浩大工程。


          俊佑記得多年前在台東部落裡的演出,由於當地的孩子比較沒有機會觀賞劇團表演,於是在演出前的暖場,就有體操隊的小孩興奮得後空翻給大家看。俊佑也在表演最後,回敬小朋友一個後空翻,完美落地。「跟每一個小朋友互動,小朋友會記住這個動作很多年。」雖然偶爾會有「好累喔,我到底在幹嘛」的撞牆期,可是俊佑很清楚,只要過了這個時間點,喪志的心態就會消失;也因為小朋友帶給自己的回饋,讓俊佑對工作一直保持著熱忱。

icon_BackToTop