2024紙風車文藝青年工作大隊 招募計畫

紙風車音效執行☀翁于茹☀
:相信自己,堅持到底極度霹靂地不容易。想想唐吉軻德的初心。

于茹說說紙風車
每次演出都是第一次,也是最後一次
喜歡和大家共同完成一件事的氛圍 夥伴的革命情感

         進入紙風車之前,翁于茹白天待翻譯社、晚上駐唱。但熱血青年如她,一聽聞紙風車319鄉村兒童藝術工程在招募文藝青年工作大隊(簡稱文工隊),于茹毅然決然放棄了「有點太愜意」的生活,搭上2009年的文工隊訓練,跑到三立電視台做排練。于茹笑說,這是當時大家口中的「高級版文工隊」。


         畢業於柏克萊音樂學院的于茹,把累積的學識經驗帶進紙風車,和夥伴們捲袖子搭起「野台戲」,汗流滿面跟著紙風車完成一場場戶外演出。本來待在文工隊的于茹,後續也轉換多重職位身分,先是排練助理、正職表演事務所行政,再來就是時至今日的職位——合作技術。


          結束在表所忙到唏哩呼嚕的工作後,于茹繼續擔任紙風車的合作音效。「紙風車是我第一個劇團。」雖然平時也會接他團的工作,但于茹形容與紙風車合作期間如同夏令營,每次劇組都不一定,就像拆封驚喜包。紙風車表演的魔幻魅力,來自於開演時刻在同一個磁場的每個人。開演前三分鐘,幕前幕後吵鬧聲不斷;開演後,大家的視線集中於舞台上。「那種專注力,好像一切的爭吵歸於寧靜。」于茹說,每次演出都很緊張,擔心發生突發狀況,而此時只能向上天祈禱,把唯一的專注力放在舞台上。「每場演出狀況都不一樣,你無法預期,變成說每次的演出都是第一次,也是最後一次。」


          雙肩各擔音樂設計和音效執行的于茹,她認為紙風車和其他成人劇團最大的不同,以新戲來說,紙風車走集體創作,音樂設計包含編排、音效執行外,「這(集體創作)也是比較好玩的地方。」于茹接到新劇本時,首先讀本,打開腦袋想像聲音畫面,把音樂真正融入一齣戲的情境裡,「我們不是自己寫歌、原創音樂,而是要把整齣戲的氛圍襯出來。」


         對於音效執行的工作,于茹笑說I型人也可以嘗試,最重要的是「願意學新東西」和「無限放寬心情」。于茹將工作比喻成打怪,大概就像想要打怪打高等的類型。


          除了工作上善用QLab軟體編排音樂,于茹平時也從Youtube找靈感。她笑稱在紙風車的十五年,見證了科技的進步,再也不需要跑圖書館借CD,現在只要上網,幾乎都可以找到想要的資源。技術上的方便,也回過頭幫助演出更順利。不過,是什麼原因讓于茹陪著紙風車行走這麼多哩路?「我現在在做的事情,不是一個人喜歡做什麼而做。也許是希望能在大家心裡面,留很久很久。」于茹做自己喜歡、大家也喜歡的戲劇,同時希望「大家」包含偏鄉的孩子,每個孩子應該獲得平等資源。

icon_BackToTop