2024紙風車文藝青年工作大隊 招募計畫

合作演員☀程筱琪☀
:身為表演者,被觀眾記得的瞬間,是一種肯定

筱琪說說紙風車
#哇!YA!夜排是一個極限運動
#好~OK,導演鋪好的路,爬也要爬過去
 #歐都ㄎㄟ(羞)!何德何能被你們記得

          身體伸展自如,舞蹈系畢業的程筱琪,自2015年首次和紙風車到中國巡演後,沒有回舞團當舞者,她選擇與紙風車長期合作演員。「劇團很新鮮、很有趣,也比較容易接觸到人。」但是講話跟不上身體,筱琪雖然擅長肢體表演,一開始卻很恐懼講台詞。只要說出一句「來者何人」,全世界像睜大眼睛盯著她,結果筱琪在排練場哭了出來。


          練習說話、講台詞,筱琪做足功課,在還沒辦法說服自己是某個角色時,她參考其他演員哥哥、姐姐們如何詮釋,也試著投入角色情境,「例如說我演撲克牌侍衛時,會去想像如果有人入侵我家裡,我會問說『你們是誰,到底來幹嘛』,跟自己的生活經驗比較貼近。」跟單純看戲不一樣,筱琪將劇本情境轉化成自己熟悉的樣貌。


          演員身分之外,筱琪也擔任紙風車的舞蹈指導。她原本抗拒編舞,直到被指派編舞工作,她慢慢練習接受這個不簡單的任務,其實是因為不服輸和責任感。「人家交代給妳,不能讓自己交出來的成績單過不去。」筱琪抗拒編舞三、四年,待在排練場焦慮到「每天都想殺了自己」,常常哭喪著臉。紙風車的演員主動關心她的身心狀況,讓她很感動。


      「紙風車哥哥、姐姐都是一家人。」紙風車的溫暖包圍筱琪,是從前舞蹈班感受不盡相同的團隊力量。「如果是讀舞蹈班,也是團體生活,但競爭感跟比較一直都存在,但紙風車不會,是單純的互相扶持。」紙風車前輩照顧後輩,颱風天還會相揪單身團員吃火鍋,沒有一個人落單。


          團隊力量撫慰著筱琪的低潮時光,觀眾的回饋也是。「演出結束之後,跟觀眾拍照,近距離感受到,觀眾喜不喜歡這齣劇,回饋感是很直接的。」紙風車的戶外演出沒有印製節目單,所以觀眾不會知道每個演員的名字。某一次演出結束後,筱琪拿著捐款箱到觀眾席,有個女孩叫她「筱琪姐姐」,謝謝她跳舞很好看,她很喜歡。「身為表演者,被觀眾記得的瞬間,是一種肯定。」


          筱琪愛護觀眾的回饋,喜歡做表演的每一個當下。接了校園反毒戲劇之後,平日都有演出的筱琪,加上舞蹈指導的專案,生活有餘裕,還去體驗了一個月的打工換宿生活。


        「劇團把膽量變大了。」筱琪身兼演員和舞蹈指導工作,近期也參與總統就職典禮編導組,筱琪說無中生有的過程很酷,紙風車總是放手讓她去嘗試各種挑戰,無形之中增長了自己經驗值,是她不曾想過會有的體驗。

icon_BackToTop